14.

    龙虎山绿化做得着实不错,山头处看见的星星也比其他地方更清澈明亮些。

    虽然清楚,但也是少,今晚毕竟是月亮的主场。

    王也停住脚步,抬头看一眼无边的月色。前面是苏苏在一蹦一跳的下山,她的全部发丝都在随动作小幅度的起伏。黑色豆豆鞋,浅蓝牛仔裤,再往上单薄的小衣遮不住泛着冷光的义肢。

    义肢。王也忍不住在心里又默念一遍,两个字涵盖过去八年里苏苏全部的喜怒哀乐,仿佛是一个总结,一个提炼中心的小标题。语文的理解里老喜欢有类似的题目,问标题有什么作用好处,答案是可以被归纳有模板的,套上格式再结合主旨,一道6分题至少也能拿稳4分。

    高三那年的回忆除了疯狂刷题,王也能有印象的,就是语文老师自信满满的做题套路。他那时想啊,得亏苏苏不在,否则那一手写文章的灵秀也不知道得被模板磨去多少,苏苏最是讨厌模式僵化了,高一下学期她被学习小组投票站在讲台上讲学习经验,小姑娘洋洋洒洒说写作文就是信口开河,作者自己够自信,就一定能把读者唬住。

    王也下课拿话蹭她,“那我要写个穿越,霸道总裁真就爱上我了呗。”

    “dei,你要不怕写谈恋爱的被主任约谈,冲就完事。”

    其实他们高中已经挺开明的了,否则苏苏这样的也不能被众星捧月一路捧过来,但是种子选手们真恋爱了班主任还是要问问,主要让学生们知道自己在做啥,可能会面临几种情况。也许小孩子就这种脾性吧,感觉自己被赋予信任了心态上反而成熟起来。苏苏说领导这一招以退为进对真正有想法的学生非常棒,相当于间接告诉他们要事业家庭两手抓——top2是要上的,男女朋友也是要处的。

    王也评价英雄所见略同,都够有想法的。

    苏苏又说,“自由之地,感觉跟家里差不多。”

    记忆中那好像是苏苏唯一一次谈及家里,她吐槽家乡那边真是从村长到刚会跑路的小孩到处都洋溢一股自由恋爱的风气,什么早不早恋的,早恋就能早婚,早婚就能早育。八十代年代经济建设那会,别的村都少生孩子多种树,就她们村处处洋溢着一种母性光辉。

    现在想想,他们那时候谈及这些,都带着一股中二少年评判天下大事的故作老成,谁没事往深里想啊,只记得王也总觉得这故事哪哪不对劲,后来他一拍大腿琢磨过来,“那孩子他爸呢?怎么感觉你们那都是女人在带孩子?”

    虽然全国风气都这样吧,但是她家里男人出现的频率也太低了点。

    苏苏理所应当,“出去挣钱了呗,没钱喝西北风啊。”

    “……”王也想说这种家庭分工模式多不靠谱啊,万一男人在外跑了呢?但又觉得不好对朋友家乡风气评价什么,就只好闭嘴。

    苏苏看出他所想,就解释,“我们村只有上门女婿,女孩不外嫁的。又不缺钱,家里没男人的孩子都默认全村一起养的,他跑就跑了呗。”

    王也嘴张开又闭上,都不知从哪开始吐槽。

    如今想来,重视孩子竟是出于这样一种理由——

    藤山没人了啊。

    村里长辈看见以前那个吃百家饭穿百家衣长大的小姑娘没了半条胳膊回去,又该是什么心情呐……